课程手札 | 保持参与精神,你慢慢地会开始理解的 

走读皆城 · 十三行 × 粤海关,2022.8

broken image

第一次行走十三行和粤海关,还是在穿着薄薄毛衣的早春。我们一行人沿着侧边的楼梯拾级而上,直达廊柱的顶楼阳台,打眼眺望临江伫立的塔影楼、滚滚奔腾的珠江水。

等到我们再次登上这阳台,已是半年后了。这一次同行的是几位意气风发的青春少年。这条非常规的路径,给两天的行程带来了一丝探险的刺激。一百多年前,徐徐而来的江风,也是这样地吹拂着珠江口的洋商、牙人、脚夫……江上的帆影跟街拍的网红重叠在一起。历史的足音未消散、它还在和今日的世界押韵。

broken image

走读伊始,我打了个比喻:如果说与外部世界的信号交换就像大家打游戏一样要仰赖WIFI,那么在17 世纪末的中国,广州堪称信号最强的那个角落。 

因垄断而生的「金山珠海,天子南库」,其间交织着什么样的线索纽带?

辨认和梳理这些织线,是否能让我们更加理解这片土地的过去和现在?

当然。

这也正是我们的企图心所在:走近细读,去展开历史的皱褶,去超越历史课本上的寥寥几笔——闭关锁国、坚船利炮、鸦片战争……作为生活在珠江口的小人物,我们可运用体感、常识、生活经验,去把握个体与时代的脉动。比如说,你家亲戚有没有九十年代初下海做服装批发生意起家的?

broken image

此前的一整天,我们用脚步丈量过十三行、桨栏路。十三行,曾经的世界商贸中心、航运中心乃至财富中心,今天仍是活跃的外贸批售基地,只是缩为「服装」这一品类。

沿着街铺,边走边看:各式布料编码、染剂、配件、辅料、货包……尝试着把沿途所收集的招牌、广告……环境中的信息整合起来,勾勒一件T恤的历程。它们是经由谁的一双双手、流过哪一道道环节,才来到橱窗上亮相、展示为少年们更为熟知的潮牌T恤、牛仔裤、JK制服?

置身于喧闹的服装批发市场,感受到夏日的溽热,甚或能闻见汗液蒸腾的气味;看见其间人们的忙碌、辛劳和智慧。

拐进历史建筑林立的西荣直巷,直至光复南路。银号、货楼、当铺、报馆、参茸行……

broken image

孩子们离开歇脚的冷饮店(临近中午还是太热了),回到街头「捕获」一位具体人物,把他/她摹写、描绘出来。在此任务驱动之下,有的孩子冷静如纪录片镜头一般白描,有的孩子则跑去跟店主攀谈,顺带逗逗人家养的猫(其实撸猫才是主要目的吧);也有孩子留意到这里不同寻常的交通管制,选择了交警为观察和摹写的对象。

broken image


这个小练习,让大家试着变成一台「摄像机」,以与接下来的观影体验,形成叙事对比。

在纪录片《棉花》里,我们进一步纵深服装的产业链,从一颗棉籽到牛仔裤,映入视野的人物也不仅限于十三行社区,而扩大到边陲棉田、工厂车间、展销会场、时尚T台……


本还有一丝担心:这些优渥环境下成长的少年们,会不会不接受此类不甚光鲜的画面、有距离感的生活?但孩子们的认真和投入,反而坚定了选择这部片子的用意:正是透过一件无脚却走遍全球的小小商品,牵引出一幅广袤的产业谱系、展现产业中人们的千百种生活型态,去启动少年们对真实世界的触角。

颇能引起同学们共鸣的,是片中一个叫「强强」的小孩。这个五六岁的幼童,终日跟随父亲在棉田里劳作,但倚在在双亲怀中撒娇也满是幸福。
另一叫人印记深刻的画面,也许是有欢快气氛和音乐的加持。这是纺织女工在离家车厢上唱的一段豫剧:

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

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

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

乡亲们才有这吃喝穿

你要不相信那就往那身上看

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

broken image

第二天的日程,是走入历史图景。

我们将视镜对准 18 世纪活跃在珠江口的小人物。中国在19世纪发生的许多变化,是否如大家已经熟知的近代史论述所说,是由鸦片战争的炮火引爆的?五口通商、洋务运动、华工出洋、幼童留美,谁是真正的推动者?如果鸦片战争前的中国都是“封闭”和“停滞”的,哪里能突然冒出一群乐意冒险或可以胜任的小人物,在新时代扮演各种角色呢?

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过去,怎样形塑了当下的生活?当你爬白云上会邂逅数块原属海仙山馆的石碑;你的父母第一次尝到奶粉或巧克力,大多是从美国、从南洋、从香港的亲戚捎来的,为什么呢?

broken image

如果说WIFI图标最大的弧线是时代、中间一道是产业,那么最小的一抹就是个体、个人了。

筹备课程的阶段,我和施义都被程美宝在《遇见黄东:18-19世纪珠江口的小人物与大世界》这本书中的叙述深深打动。黄东是谁?他是外国人的仆人、尽职的“事仔”(小伙计)。当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被历史学家放置在时空的大网,勾勒出一个急速变动的19 世纪,且与我们所熟识、所走读的时空高度重叠:

黄东很难想到,他住过六七年、结交了许多朋友的那个国家(英国),后来会派军舰远征,封锁广州、厦门,长驱直上,攻占定海,直抵津门。继而又从虎门入黄埔,兵临省城,闯入三元里,登上镇海楼。


程美宝还写道“只要我们把更多类似的人物纳入视角,我们就可以在漫长的历史时段中,窥见更广阔的世界。”这一份智识的邀约,在当下同样身处急速变幻世代、想更好地理解当前世界的我们听来,极具诱惑。因此,也是这份关切的温情、智识的召唤,形塑了走读十三行社区的切入点:

 

从具体的个体观测着手,培养复杂多元的思考者。


那么,这股思考之力要如何凝聚呢?

broken image

这两场走读课的实践下来,我的答案是两条路径:

一是打破学生原本不加思索「以为的/背的」、形成认知冲突;

二是看似零散的信息实则有着一股向心力(这就涉及教学内容须围绕焦点问题有所取舍,不是漫无边际),学生要挑战将点跟点之间的线连起来,编织意义之网,让散乱的资讯有所依附,吐纳自如。


从焦点问题出发,把编织思考的工具交到学生手上。

十三行博物馆的策展陈设很到位,就像一本风格清晰的好书。但即便如此,展馆信息也是庞杂的,必须有焦点问题作为「探头」——

学生们会先带着小问题分头「速读」;随即行走课堂的「带读」,最后围绕焦点问题「细读」,最终串联「官府-行商-外商」关系网。若恰巧对这一主题生发兴趣、深入挖掘,不管是追电视剧还是延展书单,这一框架都有助于学习者吐故纳新。
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
过完暑假,这批同学大多就要步入八年级。当他们读到历史课本上寥寥几句关于近代史的陈述,当他们需要识记「闭关锁国」「贸易逆差」的时候,会不会回想起潘有度、黄东、斯当东父子呢?会不会闪回十三行路上的货物轮转、烈日下的鸣笛和汗味呢?当他们走过或熟悉或陌生的街区,会不会萌发一丝好奇想要探究它的过去现在如何交织、处在整颗地球的哪一个节点上呢?……

我们知道,作为「老师」的企图心有一点大。也了解:最吸引孩子们的,是跳出学校家庭和(尚未完成的)假期作业、可以跟同龄人逛逛看看吃吃喝喝;但他们的「在场」乃至投入,都没有令我跟施义失望过、应该说总有惊喜。与每个独一无二的同学少年的相遇、路上种种的不期的状况,就像遇见日常生活中的智识、志趣、快乐,都是好玩与馈赠。

站立在本地,不意味着视野就必然受限和窄化;反之,保持参与精神,你慢慢地会开始理解的:一个大大的世界,和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。

 
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
broken image

走读皆城 · 社区探索线下课

我们陪伴孩子在城市中行走,有目的、有策略引导孩子完成城市探索和社区调研。从身边出发、走入附近,打开全新视角去观测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。

迟早遇见大先生:走读鲁迅纪念馆 即将推出  

 远跨重洋的教育计划:广府留美幼童考 即将推出